地磅誤差是指地磅在測量過程中所產生的與真實值之間的差距。這種誤差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設備老化、環境變化、操作不當等。
首先,設備老化是導致地磅誤差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磅的各個部件可能會出現磨損或損壞,從而影響其測量精度。例如,傳感器的敏感度可能會下降,導致測量結果偏離真實值。
其次,環境變化也可能引起地磅誤差。例如,溫度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地磅的測量結果。此外,地面的不均勻或者不穩定也可能導致地磅的測量結果出現偏差。
再者,操作不當也是產生地磅誤差的一個常見原因。如果操作人員沒有按照正確的步驟進行操作,或者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了錯誤,都可能導致地磅的測量結果出現誤差。
為了減少地磅誤差,我們需要定期對地磅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各個部件的正常運作。同時,我們也需要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確保他們能夠正確、準確地操作地磅。此外,我們還需要注意環境因素,盡量選擇穩定、均勻的地面進行測量,避免溫度等環境因素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總的來說,地磅誤差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我們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和處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地磅的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從而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地磅允許的誤差范圍是多少 摘要:地磅是一種電子計量工具,是允許有誤差存在的,那么地磅允許的誤差范圍是多少?根據國家計量有關規定,地磅允許誤差是千分之三,也就是說,
地磅誤差在±3內,都屬于正常電子
地磅誤差怎么計算?下面就來了解下電子
地磅誤差計算方法吧一地磅允許的誤差范圍是多少
在了解
地磅誤差標準之前,先了解一下幾個基本概念:
分度值(e):比如地磅是60噸的,20KG一跳的,20KG就是此臺地磅的分度值,當然實際運用中60KG的地磅也常調整為10KG的分度值
分度數(n):最大稱量值(滿量程)除以分度值即為分度數,比如滿量程為80噸的地磅,分度值為20KG,此臺地磅的分度數就是80000KG/20KG=4000
明白了這兩個概念再來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檢定規程中的JJG539-2015數字指示秤檢定規程中的相關規定:
電子地磅是屬于三級秤,在首次檢定中,m(重量值)在2000e到10000e之間,最大允許誤差是正負1.5個e(分度值),比如我們有一臺80噸的地磅,地磅上重量值(m)為65噸,分值值(e)為20kgm值在2000e與10000e之間,所以首檢時最大允許誤差為正負1.5e即正負30kg,日常的最大允許誤差為首檢的兩倍即為正負60KG
假如同樣這臺電子器件地磅,電子器件地磅上的凈重數值25噸,則在500e與2000e中間,則首檢較大誤差為正負極1e即是20kg,應用中誤差為正負極40kg
根據以上描述,我們就大概的可以判斷出,重量值越重允許誤差值就越大,但最大誤差在正負3個標準分度值之內
二電子
地磅誤差計算方法
電子地磅的誤差計算方法分為直接比較發和閃變點法,以修正最終結果
1直接比較法
如果電子地磅有一個不大于0.2d的細分指示裝置,可以直接測定示值誤差,使用時應在檢定報告中注明
當某一載荷m放置在秤臺上,顯示器的示值為I,可根據下列公式計算示值誤差
化整前的誤差E:E=I--m
2閃變點法
如果沒有細分指示則利用標準砝碼采用閃變點法確定衡器的化整誤差方法如下:
對于某一載荷L記錄下的其示值I,連續加放如0.1d的砝碼,知道顯示值明顯的增加一個分度值,變為(I+d)此時,加到承載器上的附加載荷_L,可用下述公式得到化整前的示值P=I+0.5d-_L
化整前誤差E:E=P-L=I+0.5d-_L-L
例如:一臺分度值d為10kg的衡器,加1000kg載荷,示值為1000kg然后依次加1kg砝碼當附加載荷為3kg時,示值有1000kg變化到1010kg將這些數值代入上述公式,得P=(1000+5-3)kg=1002kg這樣,化整前的實際示值是1002kg,且化整前的誤差為:E=(1002-1000)kg=+2kg
3修正誤差的計算
首先得出零點示值誤差E,在得出某載荷為m時的誤差E,則載荷m時的修正誤差化整前的誤差Ec=E-E0